1989年,苏联用17艘潜艇、1艘巡洋舰、1艘护卫舰和1艘驱逐舰,向百事可乐公司换取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可乐。当这些军舰交到百事可乐手中时,公司拥有的装备数量竟然与印度的海军规模相当。于是有人戏称:“百事可乐公司摇身一变配资行业论坛,成了世界第六大海军。”
那么,百事可乐公司为什么会收购这些舰船呢?而苏联又为何要用舰船换取可乐呢?
故事得从1957年说起,那年一个名叫唐纳德的人被提拔为百事可乐国际部的负责人。作为国际部的负责人,唐纳德肩负开拓海外市场的重任。那时,可口可乐已经风靡全球,百事可乐则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。唐纳德心想:“可口可乐靠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支持才成为全球霸主,我也要学学他们的套路。”为了推广自家产品,唐纳德将目光锁定在当时还是副总统的尼克松身上。讲义气的他不论尼克松是否当选总统,都决定给予足够支持。果不其然,尼克松很快回报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。
展开剩余78%1959年,美苏双方决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,具体内容是在美国和苏联分别举办展览。两国在展会上纷纷展示最新的电气设备、时尚服装和尖端军事装备,场面堪称盛大。虽说展会以文化交流为名,实则暗藏军力较量。对品牌方来说,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唐纳德找到尼克松说:“百事可乐代表美式生活,我们也得参加这次展会。你一定得让苏联领导人尝尝我们的产品。”尼克松笑着回应:“没问题,包在我身上。”
同年7月24日,美国展览如期在莫斯科开幕。尼克松作为美国代表,陪同苏联领导赫鲁晓夫出席开幕式。两人在开幕式上激烈辩论各自的体制,这场被称为“厨房辩论”的著名对话一度成为焦点。辩论结束,尼克松顺势说:“口渴了吧,兄弟,来尝尝我们美国制造的百事可乐。”此时,唐纳德赶忙倒了一杯递给赫鲁晓夫。赫鲁晓夫接过可乐,淡淡说道:“百事可乐不错,就是闻起来有点鞋油味。”说罢一饮而尽。旁边的摄影师捕捉下这历史性的瞬间。
展会结束后,百事可乐迅速展开大规模宣传,唐纳德因此晋升为公司CEO。虽说赫鲁晓夫间接为百事做了广告,但苏联政府实际上并不销售任何美国产品,百事和可口可乐都无缘苏联市场。时间来到1968年,尼克松终于当上美国总统。在他的斡旋下,百事公司开始谋划进入苏联市场。
最初的谈判并不顺利,双方纠结交易用什么货币。美元美国不接受,卢布苏联也不愿意。既然钱货难以达成一致,索性改为以物易物。经过两三年磋商,最终达成协议:苏联用伏特加换取百事可乐,兑换比例是一瓶伏特加换一瓶可乐。由此,百事可乐成为第一款进入苏联市场的美国商品,而苏联的伏特加也开始大量流入美国。
合作初期,百事公司风头无两,垄断了苏联的可乐市场,同时独揽两款伏特加在美国的销售。百事公司操盘下,双方销量年年攀升。然而,可乐和酒毕竟不同,经过七八年后,伏特加销量开始下滑。1979年,阿富汗战争爆发,美国掀起抵制苏联商品的浪潮,伏特加销量遭遇重创。
眼见伏特加生意愈发萧条,百事公司焦急万分。虽然可乐在苏联畅销,但利润微薄。走投无路之下,他们再次寻求苏联政府合作。苏联方面也意识到问题严重,但除了伏特加,他们没有更有竞争力的商品,毕竟重工业如飞机、轮船才是强项。最终,苏联提出用各种武器装备来换取可乐。
于是,苏联用20艘军舰偿还了之前的债务。这些舰船大多破旧不堪,更像是破铜烂铁。百事公司拿到舰艇后,迅速卖给了挪威的拆船厂。拆船工人一边拆解一边感叹:“这玩意儿比卖酒还赚。”百事公司对这买卖非常满意,随后又与苏联签订了85艘舰船的合同,价值近26亿美元。百事还在苏联建了20多家罐装厂,信心满满地看好苏联市场。
然而,正当百事公司准备大展拳脚时,苏联突然解体。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直接击溃了百事在苏联的业务。可乐上市涉及印刷、包装、罐装和运输等多个环节。原本统一的苏联如今分裂成乌克兰、白俄罗斯等多个独立国家,这些工厂被分割甚至私有化,之前建立的渠道顿时支离破碎。
俗话说“趁你病要你命”,可口可乐早已觊觎苏联市场。他们趁机快速在各国建设工厂,短短四年内销量超越百事。百事可乐再度被压制。然而,在老一辈人心中,百事可乐依旧是最合口味的可乐。因为他们喝的,不仅是饮料,更是那个为共产主义奋斗岁月的记忆。但这些回忆,也只能留存在过去。
感谢您的点赞关注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发布于:天津市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